1、消费者的看法
对于现在的(美国)消费者而言,“买更大的钻石”已经成了一种很重要的思维。无论预算是否受限,“消费者真的为能买到更大的钻石而兴奋”(Joy Thollot,来自科罗拉多的珠宝零售商)。Thollot表示,现在消费者购买的培育钻石单粒重量平均在2~2.5克拉之间,并且“自今年年初开始一直在增长”。
更重要的是,“越来越少的人会去想resale(再销售)的问题,尤其是年轻夫妇。”
新泽西的零售商Michael Littman认为:即使那些并不是培育钻石对标客户的消费者也会问起这类产品。目前,Littman店内销售的婚庆用的裸石中,有一半左右(按颗粒数计)是培育钻石——并且他还没有刻意做培育钻石方面的宣传。
另一家位于华盛顿州的零售商Erik Runyan表示,在他们销售的配饰产品中(包括耳钉、吊坠等等),培育钻石的销量占比大概在80%左右。至于婚庆类珠宝,“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销量基本是五五开”。
2、零售商青睐寄售模式
Joyce在文章中写道,零售商对待培育钻石的态度,和对待天然钻石的态度是不一样的,他们一般倾向于采用寄售模式“采购”培育钻石。上述的零售商Tollot表示,当培育钻石这类产品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,她原来的供应商就“已经做好了寄售的准备”。
“我之前确实买过一些培育钻石作为库存,但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在采购一些价值并不明确的产品。假如我的零售价低于我的采购价,这将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。”
不过,Tollot认为自己的这个理念也会有例外,那就是Lightbox品牌。“他们的价格很低,不过更重要的是,Lightbox是一个在市场上做推广的品牌。”
对于另一位受访者Littman而言,“几乎99%以上的培育钻石都采用了寄售模式进货”,这是他从一开始就遵循的方式。
“我们没有在库存上做投资,因为我们通过寄售依然可以拿到符合要求的货。”
3、价值问题
零售商确实可以通过寄售模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,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如果消费者总是在期待更低的价格,那么零售商将变得比较难和同行竞争——当然,这里说的是裸石。
Thollot表示:“一些‘知名网站’披露了裸石的价格之后,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供应商达成协议,以最近的市场价格作为我们之间的成交价,因为它比寄售合作开始时的价格更低。”
上面提到的零售商Runyan则认为,他会很坦诚地和消费者讲明白,自己只能按“时价”进行交易。
不过Littman的意见或有不同。他比较乐观地认为,随着需求不断上升,培育钻石的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——即使供应量还将不断攀升。至于这个观点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,这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。